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股市做主力有兩個要點:

第一,主力要下場直接參與競局,也就是這樣才能贏

第二,主力還得有辦法控制局面的發展,讓自己穩操勝券。

  因此,主力要把進貨價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買進,這部分資金的作用是直接參與競局;另一部分用於控制股價。而股市中必須用一部分資金控盤,而且控盤這部分資金風險較大,一圈主力做下來,這部分資金獲利很低甚至可能會賠,主力賺錢主要還是要靠買進資金。

  控盤是有成本的,所以,要做主力必須進行成本核算,看控盤所投入的成本和買進資金的獲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盤成本超出了獲利,則這個主力就不能再做下去了。一般來說,做主力是必贏的,控盤成本肯定比獲利少。因為做主力控盤雖然沒有超越於市場之外的手段無成本的控制局面,但股市存在一些規律可以為主力所利用,可以保證控盤成本比買進獲利要低。

  控盤的依據是股價的運行具有非線形,快速集中大量的買賣可以使股價迅速漲跌,而緩慢的買賣即使量已經很大,對股價的影響仍然很小。只要市場的這種性質繼續存在下去,主力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獲利。股價之所以會有這種運動規律,是因為市場上存在大量對行情缺乏分析判斷能力的盲目操作的小散戶,他們是做主力成功的基礎。隨著小散戶總體素質的提高,做主力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做主力仍然是必贏的,原因在於做主力掌握著主動權,市場大眾在資訊上永遠處於劣勢,所以在對行情的分析判斷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這是導致其群體表現被動的客觀原因。這個因素永遠存在,所以,市場永遠會有這種被動性可以被主力利用。

做主力前的決策

  主力的做主力路線

  做主力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市場運動的某些規律性,人為控制股價使自己獲利。怎樣控制股價達到獲利的目的呢?不同的主力有不同的路線。最簡單最原始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種路線是買低高賣,具體的說就是在低位吸到貨然後拉到高位出掉。做主力過程分為買進、拉抬、出貨三個階段,主力發現一支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就設法在低價位開始吸貨,待吸到足夠多的貨後,開始拉抬,拉抬到一定位置把貨出掉,中間的一段空間就是主力的獲利。

  這種做主力路線的主要缺點是做多不做空,只在行情的上昇段控盤,在行情的下跌過程不控盤,沒有把行情的全過程控制在手裡,所以隨著出貨完成做主力即告結束,每次做主力都只是一次性操作。這一次做完了下一次要做什麼還得去重新發現市場機會,找到機會還要和其他主力競爭,避免被別人搶先做上去。這麼大的做主力資金,總是處於這種狀態,有一種不穩定感。究其原因在於只管被動的等待市場提供機會,而沒有主動的創造機會。

  所以,更積極的做主力思路是不僅要做多,而且要做空,主動的創造市場機會。按照這種思路,一輪完整的做主力過程實際上是從打壓開始的。第一階段,主力利用大盤下跌和個股利空打壓股價,為未來的上漲製造空間;第二階段是吸貨,吸的都是別人的停損砍單盤,又叫扎空;然後是拉抬和出貨。出貨以後尋找時機開始打壓,進行新一輪做主力;如此循環往復,不斷的從股市上搾取利潤。這是做長主力的思路,如果把前面一種主力比做打獵,這類長主力則好比養雞,每一輪做做都可以賺到一筆錢,就像養著雞下蛋一樣。打獵運氣好時可以打到一支大狗熊,足夠吃上一冬,但運氣不好時也可能跑了很多路費了很多力氣但什麼也沒打到;養雞每次只撿一個蛋,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做主力的思路

  以上的做主力路線設計得很理想,但還太主觀,不一定能成功。因為做多時有出不去的風險,做空時有打下價格但接不回來的風險,要想做主力成功還要考慮一些更本質的問題。

  兩種做主力路線有沒有什麼共同的本質性的東西呢?比較兩種思路,做長主力既做多又做空,是一種更老道的手法。分析一下長主力的思路,發現做長主力的特點是不怕漲也不怕跌,就怕看不明白,因為漲的時候主力可以做多賺錢,跌的時候主力可以借機打壓,為以後做多創造條件,只要看明白了,不管是利多還是利空都可以利用。所以,這種做主力思路成功的關鍵是看準市場方向。主力看準市場方向不同於散戶的預測行情走勢,主力可以主動地推動股價,他要考慮的是怎樣推對方向,推對了方向就可以引起市場大眾的追隨,做為啟動者就可以獲利。所以,這種主力的基本思路是把握市場上的做多和做空潛力,做市場的先導,推動股價運動,釋放市場能量。

沒有留言: